征订目录:2025人天-L1记录数:20返回征订目录
题名 摘要 责任者 出版信息 分类号 价格 荐购人数 荐购
261 发展心理学.第2版 本书基于发展心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历史、研究方法、重要理论以及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以个体发展主题为线索, 从认知、语言、智力等方面介绍了个体发展的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 从情绪、气质与人格发展, 自我与社会认知, 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社会交往的发展, 道德发展等方面, 系统介绍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讨论了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主编苏彦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B844 49.8 0 荐购
262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本书围绕“自主”展开, 并结合时下热点的AI话题。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何为自主”, 将“自主”拆为行为层面的“自主性”和心理层面的“自主感”, 并将自主、安全、自由、意愿、能力、资源等核心概念的逻辑关系整合为“自主三角形”模型。第二部分讨论“何以自主”, 从普通人提升自主性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 给出多套解决方案, 形成“时空管理”“风险管理”“任务管理”“精力管理”“社交管理”“情绪管理”“游戏管理”“家庭管理”“职业管理”“城市管理”“智能管理”等章节, 最后总结为一套通用思路。 倪考梦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B844.1 98 0 荐购
263 婴幼儿心理发展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国家托育服务政策要求,坚持“岗课赛证”融通的育人理念,紧扣托育机构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精选婴幼儿心理发展的6个典型项目,包括婴幼儿动作的发展、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婴幼儿注意与记忆的发展、婴幼儿想象与思维的发展、婴幼儿语言的发展、婴幼儿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对接托育机构工作场景和20个岗位核心工作任务。每个项目包括岗位要求、学习目标、学习导图、情境案例、工作任务(包含工作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评价四环节)、知识拓展、赛证真题,通过生活化、情境化、形象化的呈现方式,导学导教,增强读者对婴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解与应用。 洪秀敏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B844.12 42.8 0 荐购
264 女孩的压力世代 本书首先阐述了有关心理压力的事实,继而解释了压力和焦虑出人意料并且被低估的价值:压力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舒适区,而焦虑则可以在保证女孩安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强调压力和焦虑的益处,就可以帮助女孩们从容应对它们。 (美)丽莎·达穆尔(Lisa Damour)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B844.2 65 0 荐购
265 不内疚也没关系:与不成熟父母设立健康的边界 在本书中, 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为读者提供了必要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以帮助读者一劳永逸地摆脱情感不成熟者的情感束缚。读者将收获作者对情感不成熟父母的成年子女及情感不成熟者身边的人所面临的常见挑战的深入洞察和探索, 还有温和的指导, 有助于读者建立自信、设定情感边界, 并设立健康且互惠的关系。情感不成熟父母的成年子女一生都在弥补他人, 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如果读者厌倦了被情感不成熟者情感胁迫, 那么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收获长久的情感自由, 找回真正的自我。 (美) 琳赛·C. 吉布森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B844.3 69 0 荐购
266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利维博士证明了许多以前被认为由生理衰老引起的健康问题, 如身体机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心血管问题和阿尔茨海默病, 其实更多受到我们从社会文化中内化的消极年龄观念的影响。现在是我们所有人重新思考变老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了, 本书将告诉我们如何做到。基于她的创新研究、流行文化、各种从积极年龄观念中受益的迷人人物以及她自己的生活故事, 利维博士展示了年龄观念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不仅介绍了个人改善年龄观念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还介绍了减少结构性年龄歧视的蓝图, 力图让整个社会摆脱年龄焦虑和年龄歧视, 成为一个以积极年龄观念为主导的健康社会。 (美) 贝卡·利维博士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B844.4 69 0 荐购
267 女性的力量 本书作者分享了如何面对现代女性生活的八大困境: 自我成长、方向把控、独立觉醒、原生家庭、挫折兔疫、容貌焦虑、爱情陷阱以及人生大爱的绽放。作为当下青年女性穿越成长诸多困惑的实践指南, 这些源自自身体己体验与中西文化碰撞后的交流, 为中国年轻一代在成长路上的种种困惑, 提供了非常务实且接地气的回答: 女生为何受困于容貌焦虑? 世界上的性实质上与性无关, 性的背后是权力。 费萼丽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B844.5 69.8 0 荐购
268 生理心理学:第4版 本书共15章, 前两章侧重介绍当代神经生物学、脑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新方法, 如分子神经生物学方法、神经振荡理论等 ; 第3-15章按照当代心理学理论体系, 系统介绍感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言语和思维、本能和动机、情绪、人际交往和执行控制、睡眠与长时记忆、意识、智能和人格等领域的新进展。本次改版还增加了专栏, 介绍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生理心理学小知识, 以及值得思索的有趣的科学问题。每章之后附有思考题, 供学生复习时参考。 沈政, 林庶芝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B845 79 0 荐购
269 炼金术之梦 在分析心理学理论中,荣格一直将梦境与幻象作为理解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重要线索,认为梦是人类灵魂的无意识投射。《炼金术之梦》选自荣格全集的第十二卷,集中节选了荣格对梦所做的心理学实验。在本书中,荣格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泡利所提供的近四百个梦境与幻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重点向读者介绍了其中与“曼荼罗”这一关键要素相关的部分。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据以及丰富多样的插图,荣格向读者们展示了众多常见于梦中的炼金术意象,同时也揭示了他关于梦之解析的冰山一角。 (瑞士)C.G.荣格(C.G.Jung)著 译林出版社 B845.1 59 0 荐购
270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本书中, 两位世界著名的睡眠和梦境研究专家会解答这些关于梦的核心问题。他们将带领读者探索梦的功能和意义, 回顾人们长期以来为解读梦而进行的努力, 解开许多关于梦的迷思与误解, 并介绍揭开梦的非凡秘密的前沿科学。根据最新的脑科学研究, 两位作者提出了全新的分析梦的模型NEXTUP, 即对可能性理解的网络式探索。他们认为做梦的过程实际上是大脑在已有的记忆中搜索激活全新可能性的过程, 而这些联结在我们清醒的条件下很难意识到。通过这一模型, 作者帮助读者理解不同类型的梦的原理, 包括噩梦、预知梦、清醒梦等, 也介绍了可实践的方法, 让梦成为创意和灵感的来源。 (加) 安东尼奥·扎德拉, (美) 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德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B845.1 69 0 荐购
271 梦的解析 本书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 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信和神秘感, 同时揭示了许多隐藏于人们心理深层的奥秘, 提供了一条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 影响了人类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 (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B845.1 69.8 0 荐购
272 梦的解析.精装典藏版 本书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信和神秘感,同时揭示了许多隐藏于人们心理深层的奥秘,提供了一条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深刻影响了人类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本书与《天体运行论》《物种起源》并称为思想目前的三大里程碑,是一部奠基性的著作。通过阅读本书,我们能够从中找到有关梦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依据,获得一种全新的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 古吴轩出版社 B845.1 59.8 0 荐购
273 梦的意义.构建精神分析临床研究与非临床研究的桥梁 本书立足21世界的视角,从弗洛伊德思想出发,探讨了梦的意义。全书内容包括关于梦的实验室研究以及现代研究者对梦在现代临床过程中的运用。本书聚焦的就是关于做梦以及梦的理论和梦的临床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 (英)彼得·冯纳吉(Peter Fonagy)[等]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B845.1 118 0 荐购
274 突发事件下的心理与行为研究 人类社会的发展前进从来就是不断与各种灾难斗争的历史, 当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不断增长的各类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也更加凸显。突发事件的严重后果不仅会造成物理层面的巨大损失, 还会给社会公众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本书从心理学科的视角出发, 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在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 事件的亲历者、应急响应人员、领导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心理行为表现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在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的支撑下, 提供了全周期管理的策略与制度建设, 不仅关注灾后心理的研究, 还扩展到社会治理层面, 试图为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心理学上的参考。 张滨熠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845.67 89 0 荐购
275 死亡图书馆 本书囊括了人们对死亡以及濒死的绝大部分话题,包括死亡的态度、观念、信仰、价值观、仪式、习俗等,从社会、政治、经济、医疗、科技、宗教、文化、习俗、生理、心理等全方位视角对死亡现象进行了剖析,也对临死前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进行了充分论述。 (美)林恩·安·德斯佩尔德(Lynne Ann DeSpelder),(美)艾伯特·里·斯特里克兰(Albert Lee Strickland)著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845.9 118 0 荐购
276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怕死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也是我们这个高智商物种独有的恐惧。3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世界各地开展了长达30年、超过500次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著名的“恐惧管理理论”, 揭示了应对各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死亡念头对我们生活的深刻影响。积极影响是, 对于死亡的恐惧引导着艺术、语言、经济、科学的发展。消极影响则是, 对死亡的恐惧会在我们身上触发一系列不幸的心理现象和防御行为。认识到死亡终至, 使我们刷爆信用卡, 钟爱奢侈品和昂贵的轿车, 往脸上涂抹化妆品或整形, 像疯子一样飙车, 渴望青史留名……但是, 我们不必任由这种藏在意识深处的恐惧影响我们的生活。在清楚地看见它对我们的影响之后, 我们可以更好地向死而生, 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变得更加自信。 (美) 谢尔登·所罗门, 杰夫·格林伯格, 汤姆·匹茨辛斯基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B845.9 69 0 荐购
277 空洞的心.成瘾的真相与疗愈 本书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容易上瘾, 并概述了我们需要什么才能从成瘾中解放出来。从对吸毒者的近距离观察开始, 本书加入了很多真实的故事, 并将临床经验、洞察和前沿的科学发现大胆地综合在一起, 形成富有同情心的对成瘾本质的审视。加博尔·马泰基于20年的从医经验以及他在温哥华贫民窟与严重成瘾者的开创性工作, 提出上瘾并不是一种局限于少数不幸或意志薄弱的人的孤立现象, 而是一种贯穿我们整个社会的连续现象: 这并不是一种不同于它所影响的生活的医学“状况”, 而是个人历史、情感和神经发育、大脑化学以及成瘾的药物 (和行为) 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加) 加博尔·马泰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B846 89 0 荐购
278 变态心理学:第2版 本书在讲解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各心理障碍的表现, 以及关于病因的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解释、治疗和干预。本次更新改版, 诊断标准以DSM-5为基础, 并对比了ICD-11与之的异同 ; 各章均增加了近些年的研究成果, 突出了我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贡献 ; 同时, 在案例的选择上, 也尽可能选择我国学者报告的案例。 钱铭怡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B846 89 0 荐购
279 变态心理学.彩色图解版 为什么人们会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为什么有些人对社交感到焦虑和恐惧? 为什么经历创伤后, 我们难以走出阴影? 为什么有些人自恋而有些人自卑? 生活中,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异常的体验, 无论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还是家人朋友身上, 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离我们并不遥远。本书阐明了被认定为心理障碍的异常现象的数量和类型的演变, 并分析了具体的心理障碍及其病因, 最后探讨了心理障碍的诊疗方法。另外, 书中还配有大量全彩图示和对知识点的分拆讲解, 有助于丰富读者的感官体验, 帮助读者轻松了解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英) 罗伯特·F·伯恩斯坦等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B846 49.8 0 荐购
280 自卑与超越.完整译本 本书通过剖析与研究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卑情结”,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影响及转变,帮助人们化自卑为动力,从而克服自卑心理、不断超越自己。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著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848 59 0 荐购
页码:14/256页  每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