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毛泽东之魂 |
本书以毛泽东的个性特点、诗意文章与他的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把毛泽东的思想、品格、眼光、学识、爱好、人际交往、内心的独白漫语、真诚的自我解剖,作为“毛泽东之魂”层层展开,将一代传奇伟人真实而复杂的心路历程跃然纸上。 |
陈晋著 |
人民出版社 |
A755 |
78 |
0 |
荐购
|
2 |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讲 |
本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体系、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突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原创性贡献和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 |
颜旭,高宁,唐梓翔著 |
人民出版社 |
A81 |
79 |
0 |
荐购
|
3 |
|
思政课创新与发展:党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创新案例 |
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板块中的知识点, 选取百年党史中的著名故事、人物、事件、精神等, 从党史角度拓展教学内容、方法和载体, 将党的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实践创造与历史经验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 体现党史、原理与现实的密切关联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关切, 实现教学体系的生动、感性与活泼, 真正做到理论、历史与实践的统一。 |
董慧主编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A81 |
98 |
0 |
荐购
|
4 |
|
青年们,读马克思吧:III:马克思和美国 |
本书作者以书信的形式对马克思经典著作、马克思和美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没能在美国扎根、马克思一直以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青年们为什么要读马克思等问题进行了解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马克思形象。 |
(日)内田树, (日)石川康宏著 |
东方出版社 |
A81-49 |
49.8 |
0 |
荐购
|
5 |
|
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与文本研究 |
本书选编的译文分为三个板块:一是聚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遗产,记录了这些文献遗产的收藏、整理、编辑、出版、传播情况;二是聚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进行了发掘;三是分地区、分学科、分领域、分阶段梳理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经典议题,以文献导读的形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或地区本土化、时代化的历史过程。 |
许先春,陶永祥主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A811 |
89 |
0 |
荐购
|
6 |
|
《哲学的贫困》日文版浅野晃译本考 |
本书主要由总序、导言、《哲学的贫困》原版通释、《哲学的贫困》日文版浅野晃译本考释、《哲学的贫困》浅野晃译本考证、《哲学的贫困》浅野晃译本影响、结语、后记等几部分构成, 旨在考证《哲学的贫困》浅野晃译本在世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的考证研究有哪些成果和不足, 考证研究的意义以及思路方法等。 |
李福岩, 吴迪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A811.21 |
158 |
0 |
荐购
|
7 |
|
《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卷) 郭大力译本考:[影印本] |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的其中一部。《剩余价值学说史》原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恩格斯后来曾计划把它编成《资本论》第四卷, 但最后考茨基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为书名编成出版时, 成为与《资本论》一样包含三卷的伟大著作。其中, 第一卷论述剩余价值学说的起源至亚当·斯密。本书考证了郭大力译本第一卷的翻译背景内容, 译者的生平简介, 以及该译本的编译情况, 并对其中的主要术语、核心观点、译本等进行校释。 |
姜海波著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A811.23 |
158 |
0 |
荐购
|
8 |
|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 |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为依据,梳理和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时期有关伦理道德的论述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理论概括。阐述了《资本论》以道德社会学视角所阐析的资本主义社会伦理道德现象。 |
宋希仁著 |
人民出版社 |
A811.63 |
160 |
0 |
荐购
|
9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及前瞻研究 |
本书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历程、伦理思想和学科建设发展成就为研究对象,在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文献收集与分析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领导者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分析研究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伦理学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取得非凡成绩及其作出重要贡献;从伦理思想和学科发展“双维度”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成就和经验进行“全景式”总结分析;剖析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从目标展望、主要任务、建设策略、实践路径四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建设的策略路径作出前瞻性研究。 |
肖祥著 |
人民出版社 |
A811.64 |
110 |
0 |
荐购
|
10 |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特色性研究 |
本分为上、下两篇,共九章,内容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根基的转化性生成、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文学基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理性、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问题意识及问题式建构等。 |
高楠著 |
人民出版社 |
A811.691 |
98 |
0 |
荐购
|
11 |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文学艺术 |
本书共收录马恩论著汇编22篇、书信选编9篇,论述摘编7条;列宁论著汇编19篇,书信选编6篇,论述摘编4条。其中所收的文献均采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作新版本的译文,从采用统一的编辑体例,综述经典作家围绕文学艺术专题提出的理论观点及重要意义,同时逐篇介绍所收著作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原著,把握要义。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译 |
人民出版社 |
A811.691-53 |
80 |
0 |
荐购
|
12 |
|
毛泽东诗词中的战略思想 |
本书作者从战略思想的角度解读毛泽东诗词, 开辟了与以往研究毛泽东诗词的文学、艺术、美学等不同的视角, 发人深思, 能让读者在领略毛泽东诗词上述的文学、艺术之美之外, 更好地透过这些诗词了解到中国革命战争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
张文木著 |
东方出版社 |
A84 |
69 |
0 |
荐购
|
13 |
|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图文版 |
本书从《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指导意义等几大方面进行深入论述, 着重阐述“两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底色以及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理解“两论”伟大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本书阐释简明通俗, 深入浅出,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重温经典, 感悟真理力量, 坚定信仰,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崔丽华著 |
东方出版社 |
A841.24 |
59.8 |
0 |
荐购
|
14 |
|
毛泽东的斗争艺术 |
本书写作风格上兼顾理论性与通俗性, 写法上史论结合、以论为主, 力求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 (原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 厚重的学术积淀, 通过毛泽东领导的大量斗争实践, 从斗争观、斗争立场、斗争原则、斗争胆魄、斗争定力、斗争本领、斗争格局情怀等不同角度生动展现毛泽东高超的斗争艺术, 挖掘毛泽东领导取得一个又一个斗争胜利的历史智慧, 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同时, 映照启迪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激励人们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
张明仓主编 |
人民出版社 |
A841.65 |
98 |
0 |
荐购
|
15 |
|
狗狗都市观:犬与人类如何共同打造现代纽约、伦敦和巴黎 |
本书将探索城市中产阶级最为关心的五大狗狗问题, 即流浪、咬人、受虐、思考以及排便, 尝试理解中产阶级市民对此表现出的情感反应及其冲突、融合。矛盾冲突重新塑造了人犬关系, 新确定的这种关系十分符合中产阶级的情感诉求。 |
(英) 克里斯·皮尔逊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B-49 |
96 |
0 |
荐购
|
16 |
|
散论集:Ⅲ:生活哲思 |
本书讲述了俞吾金教授在哲学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还曾与王沪宁书记一同带领复旦大学辩论队参与“狮城舌战”并最终获得冠军, 在当时产生了很强的社会影响。可以说, 俞吾金教授在哲学界有一帮学术粉丝, 在普通民众中俞吾金教授也有一帮拥趸。 |
俞吾金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B-53 |
128 |
0 |
荐购
|
17 |
|
哲学观与哲学教育论集 |
本书收录了俞吾金先生1984年至2013年发表的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相关文章35篇, 以及在俞先生去世后面世的文章1篇, 共计36篇, 按首次发表时间排序。本卷另收入1篇相关报道、1篇访谈和1篇报告作为附录。 |
俞吾金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B-53 |
98 |
0 |
荐购
|
18 |
|
遗作集 |
本书收录了俞吾金先生生前没有发表的作品,包括“哲学引论”“罗尔斯《正义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三部授课讲义。另收入俞先生的10篇文章作为附录。 |
俞吾金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B-53 |
108 |
0 |
荐购
|
19 |
|
哲学的殿堂:哲学元理与思维变革 |
“哲学本身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殿堂, 在这座殿堂里有很多恒久而常新的话题, 与时代深沉的思绪相应和, 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十五位哲学名家在本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复杂而深刻的哲学问题, 勾勒了哲学学科发展脉络, 带领读者一起领略“哲学的殿堂”引人入胜之处。本书既显示了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 又反映了他们对时代问题的深切关怀; 既有对哲学某一学科、某一问题的整体审视, 又有对哲学巨擘思想的细致把握; 既有对过往思想的深刻反思, 又有对时代前沿问题的敏锐思索。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组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B-53 |
86 |
0 |
荐购
|
20 |
|
思考与超越:哲学对话录 |
本书讲述了俞吾金教授在哲学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还曾与王沪宁书记一同带领复旦大学辩论队参与“狮城舌战”并最终获得冠军, 在当时产生了很强的社会影响。可以说, 俞吾金教授在哲学界有一帮学术粉丝, 在普通民众中俞吾金教授也有一帮拥趸。 |
俞吾金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B0 |
128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