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
|
破解现代化进程中“两弱”困扰难题的中国路径 |
本书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破弱自立”,对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突破中国在国际上受弱势窘境困扰,实现由被封锁禁运打压到全面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性转变、取得历史性跨越发展奇迹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改革转型”,对破解追赶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破弱自立所积累问题推进的改革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脱贫攻坚”,对中国如何打贏脱贫攻坚战,进而破解人类社会贫困这个顽疾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乡村振兴”,对中国如何破解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受弱质性困扰难题的路径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全面小康”,收入四篇论文,对经历破弱自立、改革转型、打贏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小康的路径、成就、经验进行了探讨。 |
郑有贵著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D61 |
75 |
0 |
荐购
|
202 |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逻辑 |
本书收入一系列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研究阐释性学术理论文章,反映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逻辑,重点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重大原则,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
宋月红等著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D61 |
128 |
0 |
荐购
|
203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 |
本书收录了俞吾金先生1985年至2014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的著述, 包括2部著作 (《科学发展观》和《穿越问题域: 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探要》), 以及33篇相关文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始终在俞吾金先生的学术视野内,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进展和推进, 俞吾金先生以多学科的视角开展中国化研究, 视角和思路很有启发性, 可以给后来人一种新的启示。 |
俞吾金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D61 |
128 |
0 |
荐购
|
204 |
|
“前海模式”:改革、开放、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 |
本书对“前海模式”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前海改革的政策体系:从“三位一体”的政策架构,到法定机构管理体制机制的演变,再到现代服务业发展、法律事务开放以及城市开发建设等。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创新驱动发展、中央与地方联动、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建设、深化深港合作以及前海新城建设等方面,呈现了前海改革取得的成绩以及“前海模式”的意义与价值。还从内外两个视角对“前海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展望了“前海模式”的未来,并就如何用好“新三大法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 |
郑永年, 王达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D61 |
98 |
0 |
荐购
|
205 |
|
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本书紧扣第三个历史决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相关论述,在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共中央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部委文件、统计数据等资料基础上,概述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形势与背景,研究和分析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政策措施、具体内容和突出成就,力图向读者呈现新时代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
李正华主编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D61 |
68 |
0 |
荐购
|
206 |
|
延安文化社团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构建 |
本书首先考察延安文化社团在党的领导下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历史使命与理论资源,揭示其构建的基本方法、实践路径与主要特点,借以厘清马克思主义话语环境、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与重要影响,进而阐述延安文化社团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历史作用、基本经验与当代启示。通过深入研究,厘清延安文化社团在党的领导下重塑意识形态、吸纳创造新鲜话语、拓展话语传播能力的历史脉络,揭示党在文化领域牢固建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主导地位的历史过程。 |
曾荣著 |
人民出版社 |
D61 |
158 |
0 |
荐购
|
207 |
|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本书是一部解析“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读本。通过解读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语境,本书以唯物史观探究“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论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路与方法。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和世界历史意义的基础上,作者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结构,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传统与时代品格。以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自觉,本书探究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的理论资源,探析了秉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阐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学理内涵。 |
臧峰宇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D61 |
79 |
0 |
荐购
|
208 |
|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与社会治理新格局 |
本书致力于有机结合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揭示中国社会治理演进的历史脉络和内在逻辑,进而厘清社会治理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尝试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和对策。其中,前五章侧重阐发基础理论问题,包括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内容主题、目标任务、本质要求、历史脉络、道路选择、工作路径等;后四章则选取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四个重大问题,即信访、群体性事件、社区建设和大数据治理进行专题研究。 |
冯仕政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D61 |
54 |
0 |
荐购
|
209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总结等,主要是从纵向上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
韩庆祥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D610 |
116 |
0 |
荐购
|
210 |
|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
本书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 |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
学习出版社 |
D610.4 |
9 |
0 |
荐购
|
211 |
|
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论要 |
本书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点、发展历程、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书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领导核心、制度基础、时代方位、发展主题以及基本方略进行了政策解读和理论探讨,着重阐析了为什么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等重大理论问题;解答了中国应如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讨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前提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等实践问题。 |
刘伟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D616 |
128 |
0 |
荐购
|
212 |
|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
本书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从百年大党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网络强国建设等多个维度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学理探索,以期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助益。 |
王易等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D616 |
85 |
0 |
荐购
|
213 |
|
光荣与梦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本书以“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为主线,从价值内涵、发展历程、精神意蕴、实践路径等维度出发,阐释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揭示了它们在彰显新时代中国社会理想和国家发展方向、推动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影响,指出了它们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篇章中的引领作用。 |
石碧球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D616 |
88 |
0 |
荐购
|
214 |
|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本书从十六个角度阐述了新时代这十年我国在方方面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突破和创新,包括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统筹“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 |
姜辉主编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D616 |
85 |
0 |
荐购
|
215 |
|
辉煌新时代:十八大以来的中国 |
本书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历史性成就,阐释这十余年来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带来国家、社会和人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
曹普著 |
人民出版社 |
D619 |
128 |
0 |
荐购
|
216 |
|
中国政府白皮书汇编:2023年 |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发布的白皮书的汇编,包括六个白皮书的中英文版,分别为:《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 |
国务院 |
人民出版社 |
D62 |
150 |
0 |
荐购
|
217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行 |
本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行》,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有什么不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什么性质的机关、怎样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等十九个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根本问题组成。从我们党艰辛探索,到制度建立、实行及发展完善的历史论述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概述人大组织制度、代表选举制度、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和保障制度、人大选举和任免制度、人大立法制度、人大会议制度等。 |
李连宁著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D621 |
36 |
0 |
荐购
|
218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探索 |
本书分邓小平理论与陈云思想研究、农业经济组织与制度变革、经济改革理论研究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政策与实践经验、协商民主制度与时代精神五个部分,内容基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涉及各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 |
钟瑛著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D621-53 |
72 |
0 |
荐购
|
219 |
|
新中国政治发展论略 |
书稿收录作者公开发表的未曾被其他论文集收录过的论文32篇,根据文章内容分为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发展(1949-1957)5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政治发展(1957-1978)6篇,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政治发展(1978-2012)16篇;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发展(2012-2019)4篇,另有1篇作为全书的代序。所选论文对各时期相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客观地了解国史。 |
李正华主编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D621.53 |
68 |
0 |
荐购
|
220 |
|
大国县治 |
本书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县域治理中的人(基层领导干部)、财、物、权、事、政策、体制和机制进行了多方位的勾勒和把握。对我国县域治理中通过具体的机制创新,利用体制资源、发挥体制优势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县域权力结构以及基层干部晋升流动的逻辑进行了梳理,更对基层治理事务进行了剖析。 |
杨华著 |
东方出版社 |
D625 |
69 |
0 |
荐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