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93
  • 题名:雅各布之屋
  • 责任者:(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2015
  • ISBN:978-7-5302-1456-5
  • 定价:35.00
  • 载体形态项:237页 21cm
  • 个人责任者:伍尔夫著、王家湘译
  • 学科主题:长篇小说
  • 中图法分类号:I561.45
  • 提要文摘附注:本书是伍尔夫第一部开始采用意识流手法的实验作品。她不顾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在描写事物时如电影中镜头般迅速化出化入, 贯穿整个作品的是作者的观察和思索。伍尔夫不断变化叙述的角度, 甚至创造了一些主要作用只是为了叙述他们对雅各布的印象的人物。雅各布的一生, 从童年到离家去剑桥大学读书, 到在伦敦有自己房间的独立生活, 到他短暂的法国和希腊之行, 以及最后在战争中阵亡, 都是通过他留在亲友心目中的各种不同印象, 以及他的内心活动反映出来的。他一生留下的具体的、可触摸的痕迹只有他在伦敦独自生活时所住的那个房间, 里面有他的私人用品, 这些遗物又在认识他的人的心中激起对他的回忆。读者在阅读时感到仿佛在翻阅主人公的一本相册,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幕幕生活的横断面, 没有引言、没有结语, 始终捕捉不住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的神秘。作者在环境的描写中往往蕴涵着象征意义, 往往用评论点出寓意, 用人物对事物的观察表现主题。一些评论家指出, 在这样一部散文诗般优美却又含义晦涩的作品中, 伍尔夫充分写出了她对战争的反感。作品中充满了对英国教育文化结构的辛辣抨击, 它使年轻人充满了尚武思想, 变成心甘情愿的战争牺牲品; 揭示了古老的所谓知识至上的最高学府如何生产着一代又一代傲视众生的、权力和特权的接班人。
  • 统一资源定位(URL):
总体评价(共0票) 评价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排架号 书刊状态 流通类型 流通状态

书籍封面

相关资源

图书馆微博二维码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二维码